1949年9月21日,全国政协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上。
伟大领袖毛泽东发表讲话,他慷慨激昂地向全世界宣告:”从此,“中国人民站起来了!"
中国人民站起来了!这是多么激动人心的口号。
然而,中国人民站起来了,不代表所有中国人都站起来了。
一定时间,一定范围,一定环境下,仍有崇洋媚外者存在。
即便如今,中华民族大踏步走在伟大复兴的道路上,仍有个别人觉得“月亮是外国的圆,空气是外国的甜”。
如同那句话所说:“有些人跪得太久,站不起来了。”
20世纪90年代,当我国经济还不够发达,国力还不够强大时,有不少外国人,仍然在我们的国土内高高在上,趾高气昂。
1995年3月,一位韩国女老板在珠海,勒令全部中国员工向她下跪。
不少人迫于其淫威,不得不屈服。
这个时候,一个高亢的声音传来:我是中国人,我不跪!
他就是孙天帅,“不跪的中国人”。
孙天帅
当初的孙天帅,一怒不跪为尊严1972年,孙天帅出生在河南省邓州市十林镇王河村,一个贫穷的农民家庭。
孙天帅从小就很懂事,但学习成绩一般,1993年高考落榜,成为他人生最大的遗憾。
孙天帅高中毕业那几年,打工风潮席卷全国,河南是人口大省,也是外出务工大省。跟当时的很多年轻人一样,孙天帅选择了外出打工。
出门前,父母告诫儿子:出门在外,吃点亏,多忍让,吃点苦,不算啥。
几经辗转,孙天帅来到广东珠海。这里是改革开放的最前沿,云集了全国各地的打工者。
孙天帅进入了南山工业区一家叫“瑞进电子公司”的企业打工。
这是一家韩资企业,女老板是韩国人金珍仙。
韩资企业管理严厉,工作也很苦,很多人不适应,孙天帅却游刃有余。他从小就听话,不怕苦不怕累,既然来了,就得好好干,多赚钱,才对得起养大自己的父母。
一开始,孙天帅只是流水线上的普通工人,拿着全厂最低的工资,月薪300元。
但孙天帅能吃苦,聪明能干,一步步做到装配工,再到清洗工、质检工。
质检工是生产线最重要、最轻松的岗位,工资还高,一个月能拿到1300元。
这可是1995年,很多北方的中小城市直到2005年,平均工资也就是这个数。
1995年3月6日,车间主任告诉孙天帅,决定提拔他当主管,老板金珍仙已经同意。
第二天一大早,孙天帅的任命书下来了。
所有人都没想到,孙天帅这个主管只干了1天。
当天下午3点多,到了工间休息时间,几个员工累坏了,趴在工作台上打盹。
最近一段时间,订单特别多,工人们连续加班,已经5天4夜没休息了。
这个时候,金珍仙突然出现,一看有工人休息,顿时勃然大怒。
这个公司是金珍仙丈夫创办的,她是总经理。
这个女人是个狠角色,刚上任就制定了一堆严苛的“家法”,比如:
工人出入车间必须排队;
迟到1分钟罚10块;请假一天假罚300块;
在流水线上必须端坐不动,不小心挪一下椅子,罚50块;
工间休息时,必须排成队到车间外面去。
其实,这些规定放在那个年代的日韩资企业,基本是普遍现象,很多民营企业,也是如此。
虽然严苛地不近人情,但还可以理解,是特殊时代的特殊产物。
但问题在于,罚款太重了,工人的工资一个月最多1000多块,请假1天就要扣掉1/3,就算是封建时代的地主恶霸,帝国主义的万恶资本家,也没这么狠!
更何况,每天每夜加班,也没有一分钱的加班费。
金珍仙一进来,发现工人在工作台趴着休息,立马怒了,用母语咆哮道:
木流古柳!臣妾气管!木流古柳!(韩语:跪下!全体员工,跪下!)
工人们全部起立肃静,一脸懵逼地看着她,这叫得啥玩意?
金珍仙冲过去,抓住一个刚才睡觉的女工,双手强摁着她的肩膀,用高跟鞋猛踢她的膝盖后方,迫使其下跪,并冲着翻译哇哇一阵乱叫。
翻译艰难地说:“让她跪下!不然,我叫全体员工在这里跪一天!”
女工伏在地上,环顾四周,无人出声,只好妥协了。
金珍仙颇为得意,又去摁其他员工。
工人们面面相觑,当摁到第三个人的时候,迫于老板的淫威,只好陆续跪下。
很快,120多名中国工人都跪下了,没有一个人敢出声。
全场皆跪,却只有一个小伙子,昂首挺胸,站立不动。
他便是孙天帅。
金珍仙走到孙天帅面前,认出了这个小伙子,我刚提你当主管,你就不认主人了?
“跪下!”金珍仙颐指气使。
孙天帅纹丝不动,也不回应。
金珍仙怒了,连呼几声:“跪下!跪下!”
孙天帅按捺不住,高声反驳:“我是中国人,为什么我要跪!你有什么理由让我跪!”
然后,孙天帅冲跪着的员工喊道:“你们是不是中国人?你们在跪什么?”
金珍仙更加生气了,嘶吼道:“不跪就滚蛋!”
走就走!孙天帅凳子一摔,昂首阔步,走了。
女老板金珍仙,气得直跳脚。
为什么那么多的中国员工,在中国的国土上,给一个韩国女人下跪?
因为彼时的北方内地,月薪只有一二百块,韩资企业却可以拿到1000块。
为了生存,为了饭碗,很多人选择了忍辱也要下跪。
韩信尚能受“胯下之辱”,何况只是下跪?
这是一个时代的悲剧。
其实,孙天帅始终清楚记着父母的告诫“吃点亏,多忍让”。
但是可忍孰不可忍,男儿膝下有黄金,我堂堂七尺男儿,上跪天,下跪地,中间跪高堂,你一个韩国女人,我凭什么跪你?就凭你是老板?就凭你是韩国人?
走出工厂,孙天帅直奔珠海市劳动监察支队,投诉了金珍仙。
随后,他又联系了媒体,事件很快曝光。
消息传开,很多人以为孙天帅和金珍仙关系不睦,才坚决不下跪,但事实并非如此,一向严苛的女老板还是很认可孙天帅的,否则也不会提拔他当主管。
当然,也有人替金珍仙解释,罚跪在韩国是表示道歉的礼节,跟“鞠躬说声对不起”一个意思,并不像在中国有强烈的人格侮辱意味。
孙天帅不吃这一套,“不管在你韩国是什么意思,到了中国就该按照中国的风俗来!”
韩国的年轻人在下跪
很快,中央电视台也报道了此事,在全国引起很大震动。
很多国人尤其是珠海市民纷纷打电话给电台热线,要求金珍仙甚至所有韩资企业滚出珠海,滚出中国,珠海市劳动局也迅速介入调查。
孙天帅向金珍仙提出三个要求:
1,就此事向全体员工道歉;
2,结清欠自己的全部工资;
3,因不正当理由辞退员工,要给予经济补偿。
压力之下,金珍仙终于低下了头,答应了全部三个条件。
韩国媒体闻讯,也纷纷刊登评论,大骂金珍仙丢了韩国人的脸,有辱大韩民国的国格,吓得她国都不敢回,只好去投奔在另一处开厂的丈夫。
在后来的采访中,孙天帅说:“看到同是员工的好朋友跪在那里,又伤心又恨。恨他们怎么那样软骨头。不就是炒鱿鱼吗?有什么大不了!”
但不久后,孙天帅还是表达了对工友们的理解,不是所有人都舍得自己的饭碗。
因为这件事,孙天帅多了一个名字:“不跪的人”。
河南诗歌学会会长王怀让,专门为此写了一首长诗:《中国人,不跪的人》。
王怀让
你见过昆仑下跪吗?
没有!
昆仑——
那是我们中国
骄傲的腰背!
你见过长城弯腰吗?
没有!
长城——
那是我们民族
自豪的脊椎!
不会下跪!
我们母亲的血液中
没有跪的基因!
不会下跪!
我们父亲的骨骼里
没有跪的骨髓
不会下跪!
……
图书《不跪的中国人》
后来的孙天帅,人生如同过山车当事态平息后,人们寻找这位青年时,却发现他已不知去向。
中央电视台《东方时空》节目组播出了一则特殊的“寻人启事”:“不跪的人,你在哪里?”
孙天帅长了中国人民的志气,却丢掉了月薪将近2000块的工作,但他没有怨言。
原来,离开韩国人的工厂后,孙天帅在珠海又找了一份工作,默默工作,默默生活。
他不想借这件事成名,当然也不想靠炒作获利。
孙天帅不知道的事,在他的家乡河南,河南电视台和《河南青年报》一直在找他,《河南青年报·新闻特刊》以《不跪的人你在哪里》,发出了急切的呼唤。
不久后,河南卫视《中原焦点》栏目播出“寻找不跪的人”专题播出,再度引发轰动。
当得知“那个不跪的人”是河南南阳人时,记者立即赴南阳查找,却失望而归。
直到1996年8月的一天,孙天帅从珠海回到河南老家,才知道河南电视台和《河南青年报》一直在寻找他,而此时南阳市印刷厂的一位干部给电视台提供了线索。
记者闻讯,到孙天帅家中,终于见到了“那个不跪的人”,做了一期专题节目。
得知孙天帅已经辞职,《河南青年报》腾出版面的1/3,为他登了一个《求职广告》。
消息传开后,将近200家企业纷纷表示,愿意给孙天帅提供工作。
位于河南漯河的少康集团(一家国有酒厂)领导得知此事,答应每月资助孙天帅400元学费,还高薪聘请他大学毕业后到他们公司上班。
节目演出《不跪的人》
孙天帅答应了,但他还有一个梦没有圆。
恰在此时,孙天帅被郑州大学团委邀去和青年学生座谈。期间,听孙天帅讲到自己的经历,郑大团委的负责人问他是否愿意来郑大上学。
孙天帅喜出望外,当即答应。
1996年10月7日,孙天帅终于圆了大学梦,进入郑州大学读书。
同一年底,中共河南省委宣传部、团省委等部门联合授予孙天帅“河南省十大杰出青年新闻人物”称号,孙天帅彻底成名了,成了河南人乃至中国人心目中的当代“民族英雄”。
不过,孙天帅不想当英雄,他只想好好学习。
但是不久后,资助他读大学的那家酒厂换了领导,新任领导对资助他这件事很冷淡,孙天帅去了几次,发现对方不冷不热,干脆就不再去了,一心读书。
孙天帅想得很简单,既然能上大学,肯定和其他大学生一样。
但直到大三的时候,才有人提醒他和其他大学生身份的不同,到学校一问才发现由于没有参加高考,没有录取通知书,他在学校没有学籍,只能算是“旁听生”。
孙天帅很理解,这不能怪学校,只怪自己没问清楚,但他不舍得离开大学校园,还是坚持读完了四年,毕业时同学们都拿到了毕业证,他什么证也没有。
没有大学文凭,孙天帅在求职路上屡屡碰壁。
2001年,孙天帅在郑州一家企业做企划,但因为学历低,一直得不到重用,后来又辗转干过几个企业,都无果而终,冷淡收场。
2004年,孙天帅辞职了,决定创业。
他开了一家面包店,但忙活了大半年,没能挣多少钱,无奈把生意交给了亲戚。
朗诵《不跪的中国人》
上了大学却没文凭;企业资助、聘任的许诺成空;多次求职,都未能长久,不获重用;创业做生意,又半途而废……孙天帅这八年的人生,宛如过山车一般。
如果说上大学的4年,是孙天帅最风光的记忆。
从2001年到2004年的4年,就是孙天帅人生的谷底。
有人说,如果不是当初拒跪,孙天帅或许已经是那家韩资企业的高管。
即便如此,孙天帅仍然没有后悔当初的选择。
这其中,既有媒体的追捧与疏离,也有孙天帅自己的热忱和迷失。
虽然屡屡受挫,孙天帅没向生活低头,依然奔波在前进的路上。
2004年底,孙天帅的转折点出现了。
有一天,孙天帅得知《大河报》招聘发行主管,心中一动。
尽管招聘启事要求是大学本科学历,但孙天帅还是尝试着去报名。
《大河报》发行部的领导认出了“不跪的人”孙天帅,对他很敬重,还特意约他谈话,明确表示“学历并不是最重要的,我们更看重的是实践能力”。
最终,报社决定破格允许孙天帅参加招聘考试。
笔试、面试,孙天帅一路过关,试用期也很顺利,最终被正式录用,成为《大河报》发行中心金水四站的站长。
大河报
站长,相当于基层班组长,跟孙天帅当初在韩资企业的主管,地位差不多,论手底下管的人数,还不如当主管管得多。
对于这份来之不易的工作,孙天帅很珍视,也很用心,每天早到晚走,十分敬业。
“拒跪”让孙天帅懂得怎样尊重别人,他对待员工十分人性化,鼓励员工多提意见,不管工作还是生活都十分照顾,甚至拿出自己的工资,对工作量特别大的员工进行补贴。
为了让员工少走弯路,孙天帅沿着投递线路亲自体验,并根据员工的家庭住址,给每个员工划分最便捷的投递区域,尽量减少员工的劳动量。
自从加入《大河报》后,孙天帅不愿再被媒体过度聚焦,甚至有意回避。
用他的话说,“我不想让过去的事儿笼罩自己一辈子,戴着光环过日子很累,我也不想靠过去的事获得什么资本和别人的同情。”
孙天帅曾给记者讲过一个故事。
1996年,孙天帅刚上郑大那一年,有一次上公交车看见一个空座,刚想坐下来,旁边有乘客认出他,说:“你是那个不跪的孙天帅吧?”
孙天帅只好承认,同时觉得自己好像不该再坐那个位子,应该让给别人。
这段经历让孙天帅意识到,做“名人”很难,因为你生活在别人的目光中,不能再随意。
正因为如此,从2005年开始,孙天帅开始主动远离媒体,也从来不主动和别人讲自己当初“不跪”的故事,就连妻子都是结婚后才知道。
人到中年的孙天帅
但孙天帅在河南的名气太大了,多少年过去了,虽然没人记清他的模样,却还有人记得这个名字。有人得知他叫孙天帅时,会问:“你是不是那个不跪的人?”
孙天帅不置可否,“哈哈,可能重名吧!”
孙天帅把全部心思放在工作和公益上,取得了可喜的成绩。
2008年,孙天帅通过内部竞聘,成为大河发行公司二七分公司的副经理。
2011年1月,孙天帅调任大河报行政区读者服务中心主任,掌管着200多名发行员,每天负责近7万份报纸的投递。
尽管手底下员工众多,孙天帅的作风一如既往的民主,他自称是个“卖报倌”,“虽然只是个一个卖报倌,但我依然会尽职尽责,会投入全部的经验和情感。”
2016年1月,郑州52中出现了两个新的“英模班”,“孙天帅班”赫然在列。
该校七年级二班以孙天帅为榜样,弘扬他的“不跪”精神,立志做有尊严的人。
1月11日的升旗仪式上,学校郑重举行了“英模班”授牌仪式,李培红书记向学生发出学习英模的倡议,张好武校长为“孙天帅班”颁发了“英模班”班牌。
更让同学们惊喜的是,他们心目中的英雄孙天帅老师不仅参加了授牌仪式,还深入七年级二班,与他们亲密交流联欢,讲述过去的故事,让同学们激动不已。
这一年,孙天帅已经45岁,距离他“不跪”韩国女老板,过去已经整整22年,他仍然在《大河报》工作,职务是大河发行公司金水分公司经理。
提起当初的举动,孙天帅说“一点都不后悔。”
孙天帅(中间黑衣者)与“孙天帅班”的师生们合影
如今的孙天帅,生活平淡而幸福多年以后,仍不时有记者上门采访,问起孙天帅当初的英雄举动。
“我没觉得我是一个英雄,当年为尊严不下跪,是我做人的基本准则,当时也没和爱国联系到一起,觉得即便是个普通人,也不能丢掉尊严。”
孙天帅眼神平淡,语调舒缓。
记者又问:如果再碰到类似的事儿,你会怎么选择?
“如果现在有人侮辱我,我依然不会低头,我不会为工作丢掉尊严。”
孙天帅坚定地回答。
如今的孙天帅,工作平稳,收入稳定,生活平静,有一个女儿。
虽然不是大富大贵,也不复往日的偶像光环,但孙天帅对现在的生活很满意,很幸福,看到女儿健康、快乐成长,逐步走上社会,比什么都幸福。
孙天帅(右一)与“孙天帅班”的同学们参加志愿活动
“我不想靠昔日光环过日子,这一点直到如今,也没有改变。”
孙天帅淡淡地说。
除了工作,孙天帅还热心公益事业,只要有人邀请他参加公益活动,他都是有求必应,但他绝不参加任何形式的商业活动,因为这违背了他的初心。
如今的孙天帅,每年都会和郑州52中“孙天帅班”的同学们一起交流,关心同学们的成长,他们会一起去儿童福利院、敬老院等,参加公益献爱心活动,
虽然每一个孩子都会长大,但“孙天帅班”的牌子一直悬挂在七年级二班的墙壁上,激励着一届又一届同学学习他不屈的精神,坚守做人的尊严。
事实上,尽管孙天帅十分低调,但他的故事从来没有被遗忘,他“不跪”韩国女老板的事件甚至被写入不少地方《道德与法治》教科书,为一代又一代青少年崇拜和敬仰。
这样平凡的英雄,才是年轻人真正应该追逐的偶像。
郑州52中“孙天帅班”授牌仪式
最后,让我们再回味一下那首荡气回肠的《中国人,不跪的人》:
权势,我们不跪!
美色,我们不跪!
美元,我们不跪!
洋人,我们不跪!
我们中国人是顶天立地的人!
我们中国人,是不跪的人
我们——对谁,对谁也不下跪
我们——永远,永远也不下跪!
孙天帅(沙发上戴眼镜者)与郑州52中的领导们交流
参考资料:
《南阳晚报》之《孙天帅:坚守的是做人的尊严》
《大河报》之《我唯一不变的还是做人的尊严》
咨询热线
136-4078-7503